
13 12 月 整形外科吳至偉醫師|一場科學無法解釋的奇蹟改變了他的行醫態度
吳至偉是第一個帶我深度認識女性乳房的男子。
他讓我摸了一個又一個,一個又一個…
喔,請別想歪,我摸的是義乳,也就是隆乳手術植入體內的假體。
白燦燦的日光灑進診間,兩名男子,手握義乳,指尖專注揉捏,偶爾還閉上雙眼想像。
我永遠不會忘記那荒謬、尷尬、令人發噱的一幕。
吳至偉受邀前往義大利米蘭出席世界隆乳高峰會,我是隨行攝影師,原意只是先來打個照面,豈料收穫滿手。
旅途中,他對我單眼相機狀的手機殼挺感興趣,只花短短30秒就破解出機殼如何連動iPhone的拍攝功能。
真不愧是台灣整外專科醫師考試的榜首,我欽佩他對新事物的研究精神,而這一點正是他選擇專業的重要特質。

1999年,林口長庚醫院前院長鄭明輝教授(圖右)從美國德州安德森癌症中心帶回最新的「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」乳房重建手術。
簡單說,就是從乳癌切除患者自體的下腹部,取出一整塊包含皮膚、脂肪、動靜脈血管的肉(皮瓣),然後將它移植到缺損的胸部,再將皮瓣上已被截斷的血管,與胸部附近的血管接合,手術最困難的地方,在於如何把皮瓣脂肪雕塑成與對側乳房相似的形狀。
吳至偉眼見老師幫患者重建出一個形狀完好的乳房,再做乳頭重建,最後以刺青的方式繪出乳暈,他嘆為觀止,對此技術一見傾心,遂決定追隨鄭明輝學習乳房重建。
他當住院醫師時便跟著老師,學習了五到八年,畢業後再full time跟老師學了兩年,才開始獨立做乳房重建。
台灣的乳癌患者多為單側罹癌,吳至偉必須在單側缺損的胸部,從無到有,築起一個好看的乳房。
然而,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胸型,這意味著每一台手術,都是全新的挑戰,每位病患都需要客製化調整。
「我們以對側乳房為範本去雕塑,除了形狀必須相仿對稱之外,在過程中,還得兼顧血液循環、組織循環、血管位置等問題,不過,雖然時間長、壓力大又燒腦,卻也是樂趣與成就感的來源。」



吳至偉早在當實習醫師時,便聽聞長庚醫院的整形外科享譽國際,他立定志向,卯足全力要進入這座聖殿。
之後他幸運跟對老師,找到自己的興趣,隨著經驗累積,技藝越發精湛,最終當上長庚醫院乳房重建中心主任。
長庚醫院乳房重建中心主任
乳房重建手術在台灣並不普及,大部分整形外科醫師都沒接受過完整正統的訓練。
如此一來,吳至偉的知識、訓練和經驗,為他在隆乳手術上創造了極大優勢。
「許多醫師很在意胸部本身的結構,自有一套符合客人滿意度的安全值,若完全按照SOP做,大約七八成會有很好的結果,但我要的是,每一個人都有很好的結果,各自量身打造。」
因此吳至偉十餘年來近萬例的複雜狀況與解決方案,加上每位病患都得量身打造,讓他對人體解剖構造與整形技巧的經驗值,遠遠超出一般乳房美容手術的邊界,對他來說,倘若客人本身結構不良,他便遇山挖洞,遇水造橋,重新改造。




2018年,一位非常資深的整外醫師,轉了位客人給他。
那位客人已被不同的醫師,做了三次,胸型卻越整越糟,簡直慘不忍賭,連前輩也束手無策。
「那時我自認技術應該成熟了,沒想到前輩就轉來這麼困難的案子,當下我心有所感,This is it!就是這一次了。」
吳至偉是基督徒,他相信當自己具備足夠的能力時,神才會把患者交到他手中。
果然,吳至偉將入行所學,淋漓盡致的發揮在客人身上,而且成果令人非常滿意。
那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案例,也算一個里程碑,因為日後有不少同業,會把疑難雜症的客人轉給他處理。
科學無法解釋的奇蹟
我們聊到行醫哲學時,吳至偉說了一個故事。
一年前,有位客人在診所外徘徊許久,才走了進來。
「吳醫師,你專做乳房對不對?但我是來找你做臉部整形的。」
「那妳為什麼找我?」
「是耶穌叫我來的。」
客人也是一位基督徒,經歷了三次整容失敗,她向上天禱告,耶穌要她來找吳至偉。
她上網查詢,發現這名醫師的專長都跟乳房相關,怎麼可能會整臉部?
不過,基於信仰相同,又有難以解釋的機緣,吳至偉便端詳起客人的臉。
這一看,他心頭一震,瞬間懂了神的安排。
客人需要非常精微的臉部抽脂,手術難度極高,很少醫師敢在這個部位抽脂,因此會的人也不多。
恰巧,吳至偉剛學完這項手術半年,而且已充分掌握訣竅,但問題是,他從來沒有對外宣傳過,根本沒有人知道他會做這手術。
但客人卻活生生的坐在眼前,要求他做那項手術,而且還是耶穌指引來的。
「是不是太神奇了?」我相信吳至偉可能已經講過很多次了,但他的臉上依然流露出驚嘆的神情。
故事還沒完…
客人:「醫師,你有幫你的病人祈禱嗎?」
吳至偉愣了兩秒:「我…我…有啦,客人出問題的時候才禱告。」
客人的質疑,讓他如坐針氈,他想起老師羅慧夫,每次開刀前,都會按著手術台上的病人,邀請團隊一起禱告。
他不是沒想過這麼做,只是考慮到個人信仰自由,不便勉強。
但從這一天之後,吳至偉在家裡的一面牆上,寫下每天要手術的病人姓名。
「我覺得客人會來找我,都是神的安排,我在家中虔誠的為他們做完術前禱告之後,手術就順利很多。以前我用120分的力氣才能做到100分的事,現在可能只要使出80分的力氣就夠了。」吳至偉說:「我的哲學很明確,就是把上帝交在我手中的病人做好,我行的不是神蹟,但我始終努力行出上帝賜予的醫治工作。」

2021年12月4日,我去林口參加了台灣乳房重建協會20周年的慶祝活動,當吳至偉一上台,就贏得癌友們如雷掌聲,可見他受病友愛戴的程度,他為這個病友團體出錢出力,貢獻良多,他致詞時說道,雖然我已經轉換跑道,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妳們每一個人,隨時都可以來找我。
我想,吳至偉的醫術與醫德,也就無須贅述了。
吳至偉醫師個人資歷

凡登整形外科集團整形外科專科醫師
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第十四屆監事
亞洲乳房重建學會祕書長
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副祕書長
台灣外科醫學會部定專科醫師
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部定專科醫師
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醫師
美國Scientific Page of Cosmetic Surgery論文審稿者
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
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助理教授
長庚醫院乳房重建中心主任
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
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
文字/主圖:夏金剛

大清鑲黃旗嫡系血統
這一世為文字佈施者
目前以故事行銷為業
|本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|
歷史照片由吳至偉醫師提供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