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斯卡最佳影片幸福綠皮書|你心中也有一本無法跨越的綠皮書嗎?

這兩週,好幾位朋友推薦我看「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」。

無獨有偶的是,我在外頭吃飯,也能聽見鄰桌在熱烈討論這部電影。

那興高采烈、口沫橫飛的模樣,讓我隱隱感受到「三個傻瓜」或「一屍到底」那種口碑洶湧的氣勢。

於是我也去看了。意外的好看。

為什麼說意外?

因為這部電影的片名、海報、預告片都讓人提不起勁,而且還以男性友誼為主軸?感覺就是一部平淡、枯燥的電影,況且一白一黑兩位演員,既非動作巨星,也不是偶像帥哥。

不過,一黑一白的男性友誼一定是票房毒藥嗎?

你可知道影史最受歡迎的250部電影中,榜首是誰嗎?

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

你一跟五、六年級生提到這部片,他們肯定會親切激動的打開話匣子,說出最喜歡哪一幕。

刺激1995的重點才不是友誼和希望咧

不過,綠皮書的好看可不輸它,更重要的是,那是一段真實的歷史。

在殘酷的現實中,電影是少數可以讓人美夢成真的地方,

如果,大銀幕上的友情並非編劇杜撰,而是有血有肉的存在過,其中的意義與情操就更深遠了。

本片故事發生在1962年的美國,黑人天才鋼琴家唐薛利Don Shirley,將前往最仇視黑人的深南部巡迴演奏,這表示,他不只需要一個司機,更需要一位保鑣帶他平安穿越路易斯安那、阿拉巴馬、密西西比等州。

為他駕車的白人,綽號大嘴東尼Tony Lip。

他原在紐約知名夜總會擔任保鑣,正巧公司重新裝潢,他暫時失業,才不情願的接下這份差事。

在當時的時空背景,兩人的角色根本錯置。

高高在上的白人,卻是一個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大老粗,從小到大只在紐約布朗區的同一條街上混。

反觀被歧視的黑人,綽號博士,受過高等教育,曾赴白宮為總統彈琴,巡迴全美各地演出,見多識廣,言行舉止溫文儒雅,穿著體面講究,像一位貴族。

可想而知,這一路不會太平靜。

從頭笑到尾的奧斯卡片

幸福綠皮書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、男配角、原創劇本三項大獎,也許你覺得這類高居殿堂的電影,必然艱澀沈悶,那我再加點火,本片還奪下了多倫多影展最高殊榮「觀眾票選大獎」以及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影片。

雖然整部電影都圍繞在不平等的人權,但是導演卻把它包裝得詼諧逗趣,幾乎是從頭笑到尾。

最強的是,就算我完整劇透,你依然會被他們兩人的互動、對白、情節所深深吸引。

看著站在天平兩端的人緩緩靠近、相互瞭解到結為莫逆,他倆紛紛勇敢跨過內心各自的糾結與困境,邁向更成熟完整的自己,最後都不再是電影剛開始時的個性,那過程真是動人又鼓舞。

每部電影都有反派,反派越強,電影越好看,如果少了希斯萊傑的小丑,黑暗騎士可不會名垂千古。

反派未必是人,也可能是天災,或某種價值觀,譬如本片的種族歧視。

所謂的綠皮書,是一本專門印刷給黑人司機看的旅遊指南,書上載明了全美哪些餐廳、旅館、加油站適合黑人前往,換句話說,書以外的世界,你就生死自負吧!

因此,綠皮書成為一個具體的反派象徵物。

旅程結束後,大嘴東尼的人生持續精彩,他涉足娛樂圈,曾在教父裡擔任臨演,也曾參與多部黑幫電影如四海好傢伙等片,晚期,他甚至在HBO奪下多項大獎的自製影集「黑道家族The Sopranos」中演出固定角色。

最最誇張的發展,莫過於他寫出了一本暢銷書Shut up and eat。

從文字狗屁不通到知名作家,我們是不是可以將綠皮書視為一種夢想的箝制?

因為,你只准做書上規定的事,最好別去探究外面的世界。

導演彼得法拉利曾執導哈拉瑪莉、一個頭兩個大、阿呆與阿瓜,在你恍然大悟難怪電影這麼幽默的同時,是不是也驚訝,原來彼得法拉利不只會拍低俗喜劇,他也跨過了綠皮書,交出了主題嚴肅又寓意深遠的藝術佳作。

顯然,對於大嘴東尼、博士、導演來說,綠皮書是無效的。

這部電影出自真實事件,編劇是大嘴東尼的親兒子,他證明那些家書全是真的,只是那趟旅程持續了一年半,而不是兩週,不然,東尼的文筆也進步得太神速了。

這兩人的友誼,一直維繫到2013年,而且巧合的都在這一年離開人世。

《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》旅遊指南自1936年發行,1966年停刊。

更多的解說請見影片介紹

延伸閱讀

壹顆好心創辦人

文字/影片:夏金剛

大清鑲黃旗嫡系血統

這一世為文字佈施者

目前以故事行銷為業

No Comments

Sorry,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