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意見的重要性

24歲男子罹患胰臟癌第四期,化療前出現驚人逆轉

24歲年輕男子肚子突然不舒服,赴院急診時,在肚子裡找到一顆10公分大的腫瘤,緊急手術後,化驗結果竟然是癌王胰臟癌第4期,家屬不放棄,又跑了三家大醫院尋求「第二意見」,沒想到,其他三位醫師的診斷讓所有人大吃一驚…

2022年4月8日,我的臉書粉專收到一位陌生女孩C的來信。

她交往5年的男友4月5日下午肚子突然不舒服,到半夜都不見好轉,遂去掛急診,結果在肚子裡找到一顆10公分大的腫瘤,因為太大已破裂,而且有內出血的狀況。

C看著男友虛弱無力的樣子,不自覺想哭,她私訊我,是因為男友還在出血,所以明天一早(4月9日)院方要動緊急手術,她一方面充滿感謝,伴侶的疼痛可以減輕,另一方面也非常害怕化驗的結果,她不知道該怎麼抒發焦急、心存希望,只好鼓起勇氣求助不認識的我。

這種煎熬,我親身體會過,不是一句加油、保持樂觀、不會有事的就可以化解當事人的憂慮,我分享了自己的經驗,希望她好過一點,同時也問了男友姓名和醫院,我告訴C會幫男友祈念,希望給她一點力量。

由於疫情嚴峻,開刀只容爸爸陪,C只能在外乾焦急,我們透過Messenger保持聯絡,大約中午,手術終於結束,腫瘤、血塊均取出,脾臟跟胰臟一半被切除,接下來就要等化驗報告了。

過了數週,我算算時間,報告該出來了,4月30日主動私訊C。

結果聽到了晴天霹靂的消息,他們4月27日就看報告了,24歲的男友竟然是胰臟癌第4期,但主治醫師並沒有說明腫瘤位置,也不給問,只說5月11日開始做化療。

男友家人調出病歷給別的醫師看,醫師說沒有轉移啊,這讓家人和女友存了一絲希望:「會不會誤診?」

4月27日那天,除了看化驗報告還要拆線,男友的媽媽陪他進診間,C無法陪伴,只好請男友錄音,希望瞭解第一手診斷狀況。

C告訴我,醫師態度實在太惡劣,她把錄音檔寄給了我,我聽完也火冒三丈。

大醫院的醫師負荷量大,沒有充裕的時間照顧每位病人,民眾都能體諒,但錄音檔中,男友媽媽多是以卑微的態度,小心翼翼的發問,卻換來這位醫師不耐煩的教訓或冷嘲熱諷。

其中一段對話最讓人氣憤,醫師在幫男友拆線時,顯然很痛,他發出了「嘶..喔…」的小聲哀嚎,醫師聽到以後說:

「才這樣就喊痛,你以後做化療比這痛苦幾十倍,你快點長大好不好?你沒剩多少時間可活了,趕快想想什麼事情要做才是最重要的?」

醫師啊,你又要對方長大,又告訴他沒剩多少時辰,語氣可不可以婉轉一點,你能同理一下母子倆萬念俱灰的心情嗎?

如何尋求第二意見

我在臉書的另一端,聽到C的音檔,心中難過又憤怒,一段互許終身的愛情、一個美滿的家庭,可能即將毀滅,大好青春怎麼會遇上了癌王呢?我建議她去找醫院的癌症資源中心,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個管師(個案管理師),也請C不要忘記連影像光碟一起調出來,這樣可以加速其他醫院的診斷。

C告訴我,427那天是她生日,我聽了好難過。

5月4日,我又去信關心。

家屬不放棄,在5月11日化療開始前,又跑了三家大醫院,尋求第二意見,其中包括一家癌症專門醫院,沒想到,三家醫院的診斷竟都一致,男友是神經內分泌瘤一期長在胰臟上,根本不用做化療。

5月10日,C告訴我第一家醫院的病理報告化驗是神經內分泌瘤一期,但主治醫師卻告知是胰臟癌四期。後來,他們換了醫院治療,今天抽血檢查顯示腫瘤指數、糞便、尿液都正常,以後只要定期追蹤就好了。

「真是心情三溫暖,太開心了!」C說。

我也覺得好開心,這一個月真是雲霄飛車,不過實在太扯了,本來的結果可能會走上完全不一樣的人生。

一直以來,我的文章都會呼籲「相信自己的主治醫師」,不要Shopping(醫界形容四處找醫師看同一種病的病人),但C和男友的例子,讓我變得不是很有把握,到底該不該勸人尋求「第二意見」?

7月31日,我收到一箱冷凍「舒肥雞」,原來C和男友早就籌劃創業,只是疾病忽然來攪局,如今商品終於問世,我真的替他倆高興。

我依照指示,拆開真空包裝,再把雞放進微波爐加熱1分10秒。

嗯,口感不錯之外,我還嚐到了幸福和希望的滋味。

推薦閱讀

撰文:夏金剛

夏金剛|壹顆好心

大清鑲黃旗嫡系血統

這一世為文字佈施者

目前以故事行銷為業

圖:Fotorech

Tags:
No Comments

Post A Comment